孔姐,孔子嫡系74代传人,血管里奔腾着中华汉民族纯正的红细胞,先祖遗训仁、忠、孝、宽、恭、信、敏、智、刚……等等等等,横七竖八地烙印于孔姐悠远的遗传基因,孔姐因此承继文职,以文养生。
孔姐平生两大爱好:旅游,购物。从“购物”中进一步提炼概括,便是买古董。
两年前,孔姐与朋友们去杭州“宋城”游玩,走进一家古玩店,立时被玻璃架上一把古朴的紫砂壶勾引去了。掀开壶盖,里面积了一层褚褐色的茶垢。“好眼力!这是一把‘民国壶’。”文质彬彬的店主介绍说。孔姐触摸着壶身上刻着的“国破山河在”5个苍劲有力的字,激情喷涌,幻化出一个悲壮浪漫的场景:一位长须髯髯的知识分子,眼看日本鬼子糟蹋祖国大好河山,悲愤难抑,在壶上一刀一刀地刻字……“要是日本佬儿或者台湾人来买,这把壶起码800元,看你蛮识货,300元算了。”孔姐犹豫:如果买下这把壶,口袋里几乎空空如也。“一把壶就是一段历史。不过,买不买随你。”孔姐心里一亮:买回去细细品味,写文章挣稿费!——只是尚未提笔,便没了兴致,因为那天在西湖边夜市上随便看看,这样的“民国壶”孔姐就发现了3把。
不久前,孔姐买回3件来自民间的玉石:一枚绿、黄、褐、白4色相间的翡翠小印章;一小块绿黑色未经加工的翡翠原石;一个古白玉小孩像!那是在桐乡乌镇一条古朴得足以让人幻觉走进20世纪30年代“林家铺子”的小街,进木排门沿一条狭长的穿堂,到了一间昏暗的小屋,只见橱柜里、木架边、“八仙桌”上堆满了形形色色的古董:佛像、碗盏、茶盅、花瓶等古瓷器;茶壶、脚炉、烛台、帐钩、锁具等铜器以及各类玉器、银器等等等等。“这些都是民间收来的老东西”,店主纯朴地解释说,这是一位服饰简朴的老人。孔姐看看这件,摸摸那个,只觉得件件可爱,个个珍贵,兜在手心里如同兜起一个个显现正宗江南民俗风情的民间传说。店主察言观色,竟缓缓地从领头里伸进手去,掏出一块用红丝线拴在自己脖子上的玉佩,就着灯光炫耀:“给你们看一块好玉!白如羊脂,玲珑剔透。”其实关于“玉”的知识孔姐一窍不通,但那神秘兮兮的举动早已惹得孔姐心动神摇:“要多少钱?”“这是无价之宝,不卖。”店主立时把玉佩塞回脖子里。于是,孔姐确信这里的古董都是好东西;确信“老通宝”的同乡完全不同于地摊上唬弄人的骗子,由此,她不忍心乱刹价,掏出160元钱,欢天喜地地买回“来自民间的翡翠璞玉”和“从前大户人家小孩儿缀在帽子上的白玉”。这几枚古董搁在孔姐的书桌上,偶而摩挲把玩一阵———尽管那天未出小街,就有人羡慕地说:“×老头真有福气,3块小石头就卖了一百多元!”
有人问孔姐:“以后还买古董吗?”
“为什么不买?”孔姐吃惊地问,“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世界万物无所谓真,无所谓假,何必弄得太明白!”